〖 内容概要:〗
工业互联网市场深度调查2021到2027年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由中研纵横报告基地权威出版,关键词有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行业报告,
工业互联网市场,
工业互联网投资分析,
工业互联网项目投资,
工业互联网前景,
工业互联网发展,
工业互联网销售渠道,
工业互联网产能,
工业互联网可行性,
工业互联网市场需求,
工业互联网趋势,
工业互联网市场调研,
工业互联网市场容量,
工业互联网规模,
工业互联网市场预测,
工业互联网价值。
1、工业互联网概述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其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及人的网络互连互通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及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安全三大要素构成。其中,“网络”是工业系统互联和工业数据传输交换的基础设施,通过泛在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数据在生产系统各单元之间、生产系统与商业系统各主体之间的无缝传递,从而构建新型的机器设备有线与无线连接方式,支撑实时感知、协同交互的生产模式。工业互联网网络包括网络互联和数据互通两个层次。数据互通是指数据和信息在各要素间、各系统间实现无缝传递,异构系统在数据层面能够相互“理解”,从而实现数据互操作与信息集成。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2、工业行业的稳定发展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业互联网直接面向工业领域。2010年-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保持7.52%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317,109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32.00%,我国工业行业的稳定发展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放缓等挑战。2009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32,244元,2019年增长到90,501元,十年内城镇就业平均工资增长180.68%,复合增长率为10.87%。
劳动力成本的飞速上涨带来了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放缓等问题,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急需进行转型升级。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3、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抓手
我国较早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政策,将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更是将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等作为应对工业发展挑战、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抓手。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2020年3月4日指出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并于4月20日首次明确了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七大领域。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在我国经济调结构、补短板的改革背景下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工业互联网也将成为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稳固支撑。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4、我国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工业互联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行业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于2017年发布报告显示仍有4.5%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尚未启动、22.7%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40.9%的企业处于逐步推进中。工信部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指出“2018-2020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起步阶段,对未来发展影响深远。”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领域的数字化神经中枢,在工业领域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市场规模在未来将有进一步发展空间。普华有策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为4145亿元,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到6100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同时,随着产业政策逐渐落地、下游领域的投资增长和数字化改造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市场空间有望加速,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未来三年将以14.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到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960亿元。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5、行业发展趋势
(1)工业互联网通信将实现网络进一步融合
传统的OT网络和IT网络相互隔离的网络架构对信息互通的效率有较大影响,随着工业设备和工业数据的增加,大数据分析对工业现场实时数据的采集需求提高,IT网络与OT网络将会走向融合。IT网络与OT网络融合将进一步提升对支持高速率、高规格通信产品的需求。工业互联网业务对于生产全流程、无死角的网络覆盖需求,无线网络将进一步与有线网络融合,工业无线通信产品的大规模部署成为行业趋势,对工业无线通信产品的需求将随之增加。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2)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将支持更丰富的网络管理功能
未来工厂内网络将能够根据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业务灵活调整形态,快速构建出生产环境。随着工业网络化深入发展,工厂内的网络管理都将变得复杂,新的数据互通和软件定义技术应用将提供网络系统的可呈现度,具备复杂运维管理功能的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将得到更多应用。综上,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将带来海量设备联网需求、大规模工业数据交换需求,“组大网”的趋势将对大速率、高规格、支持智能管理、智能运维的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的需求将带来进一步提升。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3)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细分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未来总体在通信技术上将呈现大速率、高带宽、智能化的特点,同时在软硬件技术上将朝着更加集成,可靠性、稳定性、实时性更高,对工业环境适应能力更高的方向发展。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1.1 工业互联网产业概述
1.1.1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分析
1.1.2 工业互联网与相关概念比较
(1)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的关系
(2)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关系
(3)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关系
(4)工业互联网与两化融合的关系
1.1.3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分析
(1)工业互联网业务需求
(2)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1.2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2.1 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1.2.2 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产业相关标准
(2)产业相关政策
(3)产业发展规划
1.2.3 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1.2.4 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1)物联网技术发展分析
(2)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
(3)大数据技术发展分析
(4)互联网技术发展分析
1.3 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第二章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发展与应用状况分析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2.1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1.1 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历程分析
2.1.2 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2.1.3 全球工业互联网经济效益分析
2.1.4 主要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分析
(1)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分析
(2)德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分析
(3)日本工业互联网发展分析
2.1.5 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预测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2.2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2.1 工业互联网状态描述总结
2.2.2 工业互联网发展历程分析
2.2.3 工业互联网发展动态分析
(1)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立(国家)
(2)上海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地区)
(3)黑龙江2025年实现“龙江智造”
(4)青岛推广发展互联网工业
(5)江苏工业企业集体“互联网化提升”
2.2.4 工业互联网硬件市场调研
(1)传感器市场发展分析
(2)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3)3D打印设备市场发展分析
(4)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发展分析
(5)高档数控机床市场发展分析
2.3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应用状况分析
2.3.1 能源互联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能源互联网发展概述
(2)能源互联网发展模式分析
(3)售电公司市场发展分析
(4)智能电网市场发展分析
(5)智能用电市场发展分析
(6)能源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7)能源互联网发展潜力与趋势分析
2.3.2 铁路互联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铁路互联网发展概述
(2)铁路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3)铁路互联网应用案例分析
(4)铁路互联网发展潜力与趋势分析
2.3.3 国防互联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国防互联网发展概述
(2)国防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3)国防互联网应用案例分析
(4)国防互联网发展潜力与趋势分析
2.3.4 工业互联网其他应用市场调研
第三章工业互联网产业之“网络”发展分析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3.1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框架简析
3.2 工厂内部网络发展状况分析
3.2.1 工厂内部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3.2.2 工厂内部网络现存痛点分析
3.2.3 工厂内部网络发展趋势预测
3.2.4 工厂内部网络目标规划分析
3.3 工厂外部网络发展状况分析
3.3.1 工厂外部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1)传统互联网发展分析
(2)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
(3)工业专用网络发展分析
3.3.2 工厂外部网络现存痛点分析
3.3.3 工厂外部网络与内容网络融合分析
3.3.4 工厂外部网络目标规划分析
3.4 工业互联网应用支撑体系发展分析
3.4.1 工业互联网应用支撑体系概述
3.4.2 工业互联网应用使能技术分析
(1)应用使能技术现状
(2)应用使能技术趋势
3.4.3 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分析
(1)应用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2)应用服务平台市场格局
(3)应用服务平台发展趋势
3.4.4 工业企业服务化集成发展分析
(1)服务化集成市场发展现状
(2)服务化集成市场格局分析
(3)服务化集成市场发展趋势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第四章工业互联网产业之“数据”发展分析
4.1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概述
4.1.1 工业大数据的内涵分析
4.1.2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功能架构
4.2 工业大数据整体市场发展分析
4.2.1 工业大数据市场发展周期
4.2.2 工业大数据市场发展规模
4.2.3 工业大数据市场竞争格局
4.2.4 工业大数据市场趋势预测与趋势
(1)市场趋势分析
(2)市场趋势预测
4.3 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4.3.1 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特征
4.3.2 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4.3.3 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趋势
4.4 工业大数据在网络化协同中的应用分析
4.4.1 工业大数据在网络化协同中的应用特征
4.4.2 工业大数据在网络化协同中的应用现状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4.4.3 工业大数据在网络化协同中的应用趋势
4.5 工业大数据在个性化定制中的应用分析
4.5.1 工业大数据在个性化定制中的应用特征
4.5.2 工业大数据在个性化定制中的应用现状
4.5.3 工业大数据在个性化定制中的应用趋势
4.6 工业大数据在服务化延伸中的应用分析
4.6.1 工业大数据在服务化延伸中的应用特征
4.6.2 工业大数据在服务化延伸中的应用现状
4.6.3 工业大数据在服务化延伸中的应用趋势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第五章工业互联网产业之“安全”发展分析
5.1 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概述
5.2 工业设备安全市场发展分析
5.2.1 工业设备安全市场发展现状
5.2.2 工业设备安全市场格局分析
5.2.3 工业设备安全市场发展趋势
5.3 工业网络安全市场发展分析
5.3.1 工业网络安全市场发展现状
5.3.2 工业网络安全市场格局分析
5.3.3 工业网络安全市场发展趋势
5.4 工业控制安全市场发展分析
5.4.1 工业控制安全市场发展现状
5.4.2 工业控制安全市场格局分析
5.4.3 工业控制安全市场发展趋势
5.5 工业应用安全市场发展分析
5.5.1 工业应用安全市场发展现状
5.5.2 工业应用安全市场格局分析
5.5.3 工业应用安全市场发展趋势
5.6 工业数据安全市场发展分析
5.6.1 工业数据安全市场发展现状
5.6.2 工业数据安全市场格局分析
5.6.3 工业数据安全市场发展趋势
第六章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6.1 工业网络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6.1.1 A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1.2 B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1.3 C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1.4 D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1.5 E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2 工业大数据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6.2.1 A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2.2 B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2.3 C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2.4 D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2.5 E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3 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6.3.1 A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3.2 B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3.3 C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3.4 D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6.3.5 E
(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七章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7.1 工业互联网产业趋势预测分析
7.1.1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7.1.2 产业市场容量预测
7.1.3 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1)产业整体趋势预测
(2)市场竞争趋势预测
7.2 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7.2.1 产业投资热潮分析
7.2.2 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质壁垒
(2)人才壁垒
(3)技术壁垒
(4)其他壁垒
7.2.3 产业投资主体分析
(1)产业投资主体构成
(2)各主体投资切入方式
(3)各主体投资优势分析
7.2.4 产业投资前景预警
(1)政策风险
(2)市场风险
(3)宏观经济风险
(4)其他风险
7.3 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前景研究
7.3.1 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7.3.2 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7.3.3 产业投资前景研究与建议
报告正文查阅咨询编制机构:中研纵横报告基地
第八章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8.1 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结论
8.2 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建议